工伤鉴定后一年后辞职还能赔偿吗
东阳律师事务所
2025-05-21
工伤鉴定后一年后辞职仍有可能获得赔偿。
首先,工伤职工离职时可主张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两项赔偿通常与工伤等级等因素相关,在离职时依法应由用人单位支付。
其次,若之前的工伤待遇中存在未支付或支付不足的部分,如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经确认后仍可要求用人单位补足。
再者,要注意申请赔偿的时效问题。虽然工伤认定有时间限制,但对于工伤赔偿纠纷,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即使工伤鉴定后过了一年才辞职,只要在时效内提出赔偿主张,且有充分证据证明工伤事实及权益受损情况,就有获得赔偿的可能。
最后,建议在辞职前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事宜进行充分沟通协商,若协商不成,及时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确保应得的赔偿能够顺利获得。✫✫✫✫✫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关于工伤鉴定后一年后辞职还能赔偿吗的问题,骆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工伤鉴定后一年后辞职依然可以获得赔偿。具体如下:
1.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是辞职后能获得的重要赔偿项目。由用人单位支付,标准根据当地规定和伤残等级确定。比如十级伤残,在某些地区会有相应的具体金额规定。
2.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同样依据当地政策和伤残等级来计算数额。例如五级伤残,会按照当地标准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助。
3. 其他待遇:如果工伤期间还有未结清的工资、护理费等,辞职后用人单位也应当支付。
4. 办理流程:首先要确认自己的工伤伤残等级,准备好相关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材料。然后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申请,并告知工伤赔偿事宜。用人单位协助办理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支付手续,同时劳动者自己向社保部门申请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5. 注意事项:要关注当地关于工伤赔偿的具体政策和时效规定,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及时与用人单位和社保部门沟通,确保赔偿流程顺利进行,避免因疏忽而影响自身权益。✫✫✫✫✫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工伤鉴定后一年后辞职仍能获得赔偿。
1. 工伤职工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辞职不影响其依据工伤鉴定结果主张应得赔偿。
2. 赔偿项目通常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其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在工伤鉴定结论作出后即可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支付。
3. 一年后辞职,只要在法定的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时效内,就可按照规定的标准获得相应赔偿。需注意收集并保存好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劳动合同、工资条等相关证据,以便顺利获得赔偿。✫✫✫✫✫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工伤鉴定完成一年后辞职,通常情况下依然是能够获得赔偿的。
一般而言,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也就是工伤鉴定。当工伤鉴定完成后,职工在后续任何时间选择辞职,都可能涉及到一系列赔偿项目。比如,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由用人单位支付给离职职工的。在工伤鉴定后一年辞职,只要该职工工伤认定及鉴定结论是有效的,且在法定的时效内主张权利,那么就可以依据工伤等级等情况,按照当地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来计算并获得相应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赔偿。同时,若之前的工伤赔偿中还有其他应由用人单位承担的部分未支付完毕,比如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在辞职时也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总之,工伤鉴定后一年辞职,职工依法享有获得相应工伤赔偿的权利。
首先,工伤职工离职时可主张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两项赔偿通常与工伤等级等因素相关,在离职时依法应由用人单位支付。
其次,若之前的工伤待遇中存在未支付或支付不足的部分,如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经确认后仍可要求用人单位补足。
再者,要注意申请赔偿的时效问题。虽然工伤认定有时间限制,但对于工伤赔偿纠纷,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即使工伤鉴定后过了一年才辞职,只要在时效内提出赔偿主张,且有充分证据证明工伤事实及权益受损情况,就有获得赔偿的可能。
最后,建议在辞职前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事宜进行充分沟通协商,若协商不成,及时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确保应得的赔偿能够顺利获得。✫✫✫✫✫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关于工伤鉴定后一年后辞职还能赔偿吗的问题,骆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工伤鉴定后一年后辞职依然可以获得赔偿。具体如下:
1.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是辞职后能获得的重要赔偿项目。由用人单位支付,标准根据当地规定和伤残等级确定。比如十级伤残,在某些地区会有相应的具体金额规定。
2.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同样依据当地政策和伤残等级来计算数额。例如五级伤残,会按照当地标准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助。
3. 其他待遇:如果工伤期间还有未结清的工资、护理费等,辞职后用人单位也应当支付。
4. 办理流程:首先要确认自己的工伤伤残等级,准备好相关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材料。然后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申请,并告知工伤赔偿事宜。用人单位协助办理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支付手续,同时劳动者自己向社保部门申请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5. 注意事项:要关注当地关于工伤赔偿的具体政策和时效规定,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及时与用人单位和社保部门沟通,确保赔偿流程顺利进行,避免因疏忽而影响自身权益。✫✫✫✫✫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工伤鉴定后一年后辞职仍能获得赔偿。
1. 工伤职工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辞职不影响其依据工伤鉴定结果主张应得赔偿。
2. 赔偿项目通常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其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在工伤鉴定结论作出后即可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支付。
3. 一年后辞职,只要在法定的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时效内,就可按照规定的标准获得相应赔偿。需注意收集并保存好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劳动合同、工资条等相关证据,以便顺利获得赔偿。✫✫✫✫✫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工伤鉴定完成一年后辞职,通常情况下依然是能够获得赔偿的。
一般而言,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也就是工伤鉴定。当工伤鉴定完成后,职工在后续任何时间选择辞职,都可能涉及到一系列赔偿项目。比如,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由用人单位支付给离职职工的。在工伤鉴定后一年辞职,只要该职工工伤认定及鉴定结论是有效的,且在法定的时效内主张权利,那么就可以依据工伤等级等情况,按照当地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来计算并获得相应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赔偿。同时,若之前的工伤赔偿中还有其他应由用人单位承担的部分未支付完毕,比如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在辞职时也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总之,工伤鉴定后一年辞职,职工依法享有获得相应工伤赔偿的权利。
下一篇:暂无 了